close

《雨後登古奇峰》黃子清 

 

欲雨不雨雲飛揚,欲晴未晴日無光。
山前城郭淨如拭,山上草木縈青蒼。
山氣夕佳暫少住,大觀坪外通幽處。
別有螺鬟潑黛濃,幽禽時語自來去。

 

這首詩是七言律詩。發現這次看的詩,我都選了七言的,總覺得這樣的字數特別的好唸,也比較容易能馬上了解到其意境。

 

根據愛詩網的資料庫沒有作者黃子清的資料,年份也不清楚。所以自己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,但也找不到什麼相關訊息。因為讀詩時通常會想了解作者的生平,有時這樣也更容易了解作者寫出詩的動機。雖然這點可惜,但因為這首詩讀來特別順口,而且挺喜歡第一、二句的描寫,所以還是決定寫這首詩的心得。

 

資料上提到這詩載於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》所以特地查了一下這個報紙,它是在日治時期,台灣發行量最大、發行最久的報紙。與中部《臺灣新聞》、南部《臺南新報》被稱為日治三大報。
是由守屋善兵衛收購《臺灣新報》和《臺灣日報》兩報合併後發行的。之後又與其他六家報紙合併為《臺灣新報》。出刊長達46年。

 

創刊初期有6個版面,並以附錄方式刊登總督府所發布行政、司法等相關命令的《府報》。1901年增為8版,其中漢文版通常佔有2個版面。1905年7月後,獨立發行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》,每日6個版面,成為一般大眾參與報業工作的媒介,先後進入該報工作的人士包括章炳麟、連橫、巫永福、何春木、林佛國、魏清德等人。1911年因報社財務問題,將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》停刊,恢復以往於《臺灣日日新報》中有兩頁漢文版的做法。1937年(昭和12年)4月因應戰爭時局,與《臺灣新聞》、《臺南新報》等同時將漢文版停刊。而《臺灣日日新報》除附錄有《府報》外,另曾附錄《臺日子供新聞》、《臺灣日日寫真畫報》、《臺北州州報》、《臺北市報》等。

 

詩中說的古奇峰在新竹市郊,原稱平埔頂,包括十八尖山、青草湖、清華大學、交通大學及科學園區等,山上風光明媚,遠眺是竹塹八景之一。

 

目前最新票選的竹塹八景為:新竹漁港、青草湖 、新竹護城河親水公園 、交大竹湖、港南運河、新竹動物公園(含玻工館及九曲橋)、十八尖山、古奇峰 。

 

古奇峰風景區以神像和廟宇及古奇峰育樂園為主,其中以普天宮最具規模,山頂有一座高120公尺莊嚴肅穆的關公像,是古奇峰的地標與精神所在。

 

而古奇峰育樂園,其實並不是像六福村、劍湖山世界這類的遊樂園。它裡面主要是收藏古今中外珍貴的歷史文物、藝術品與鬼斧神工雕刻的極品,詩、書、畫等精美作品、新穎別緻的木雕展示館等。因此獲中華經貿促進會頒發優等獎。

 

詩主要在描述古奇峰雨後一片澄淨、山色幽靜的景象。

 

本人最喜歡第一、二句的描寫
「欲雨不雨雲飛揚,欲晴未晴日無光。」
有種氣象萬千,無法預測的幽美感覺。就像天要下雨又不落下、要出太陽又偏偏沒出。

 

要是換成是"人"的話,則會想到"欲拒還迎"這個成語,說得有點遠了。

 

而第三、四句提到的
「淨如拭」與「縈青蒼」則更讓人知曉山上的綠意盎然和雨後的澄淨感。

 

尤其是最後的「幽禽時語自來去。」
讓人也羨慕起這山中的鳥兒,可以來去自如的在這美麗的山裡穿梭自在,覺得這綠意美景配上這鳥兒唧唧叫的美妙和聲,真是人間仙境;讓人也想前往休憩,享受這大自然的森林浴。

 

或許受夠了這城市的喧囂,找個日子,來到新竹古奇峰遠眺,也能尋找到什麼靈感,甚至創作首詩來增加文學風采。

 

題解:
本詩為七言律詩,載於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》1907年8月1日。題名為「雨後登古奇峰」。古奇峰舊稱平埔頂,位於今新竹市郊,其東為翠碧岩,西眺臺灣海峽,北接十八尖山,南則青草湖,景觀秀麗。本詩描述古奇峰雨後一片澄淨、山色幽靜的景象。

 

作者簡介:
黃子清(?-?)。

 

注釋:
1. 山上草木縈青蒼:縈,環繞、纏繞;青蒼,深青色,可形容树色﹑山色﹑天色﹑水色等,此形容草木之色。
2. 少:稍。
3. 螺鬟:古代婦女梳的環形髮髻,此形容盤旋直上的峰巒。
4. 潑黛:潑,用力倒水,使水散開;黛,墨綠色;潑黛,形容山色一片墨綠。

 

延伸閱讀:
1. 劉黎光〈古奇峰福神廟題壁斷句〉,《全臺詩》第伍冊。
2. 劉銘傳〈游古奇峰垂釣寒溪〉,《全臺詩》第拾冊。
3. 鄭十洲〈己酉(1909)正月三日遊古奇峰〉《鄭十洲先生遺稿》。

(陳素貞)

 

資料來源愛詩網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http://ipoem.nmtl.gov.tw/files/15-1000-1433,c237-1.php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音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